小麦种植全产业链溯源系统建立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可视化

文章出处:http://www.t3315.com | 责任编辑: 兆信股份 | 发表时间:2019-12-09

农产品的全程可追溯体系,是“互联网+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市面上的可追溯系统来自于不同的第三方机构,各成体系。既需要农业企业耗费大量精力甄别、选择,又缺乏公信力。

农业部等有关部委应尽快启动小麦种植实施安全战略和质量兴农战略,尽快着手制定水稻、玉米、小麦等大宗农产品的标准化种植规程,并建立国家级小麦种植安全可追溯体系。从土地到餐桌全程监控,从种植到销售一物一码、一码一密,各项技术指标都要有国家标准,打造利于国民健康、利于子孙后代繁衍生息的放心小麦。农业农村部门将推进标准化生产,着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树立小麦产业链溯源控制理念,促进提升小麦全产业链溯源的质量、安全与营养水平。

索出的“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户+订单+期货”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全国大宗农作物的典型,被称为小麦经济发展的新乡模式。组建了新乡小麦产业集团,形成了以小麦为“领头雁”,以“面粉—面条—面点—速冻食品”和“白酒—包装—印刷—物流”两条产业链溯源为两翼的“雁阵”形发展布局,成为新乡小麦的核心生产加工区。

如何构建从田间、车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全循环”的小麦经济产业链溯源?如何倡导全产业链溯源质量控制助推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了近期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

市场需要多少小麦,就生产多少小麦;需要什么样的小麦,就生产什么样小麦。保障小麦供给数量的安全和小麦产业健康发展是小麦体系的两项重要任务。中国小麦生产已达到国际当先水平,在现有产量水平的基础上,需要更多关注小麦的质量。从籽粒品质、加工质量到营养质量的全产业链溯源质量管理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市场的需求,促进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要紧跟国际前沿,立足小麦产业,梳理质量变化规律,构建评价体系,帮助小麦加工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品牌提升


小麦产业链溯源是一个从生产、储运、加工到销售、消费的全过程,在这个产业链溯源上,越靠近消费端,利润率越高。为什么种植小麦赚钱比较难?因为离利润最大化的那个点比较远。

粮食产业化经营是增加粮农收入的重要途径,中央也提出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此建议,第一,以小麦加工企业为基础,向农业生产和食品市场延伸。小麦加工企业向物流等领域发展,是提升企业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以小麦种植业合作社为核心,通过开发食品市场提升种植业的效益。鼓励具有适度规模、技术和资金的小麦种植业合作社,联合中小企业,向储运、加工和食品行业发展,以获得较高的利润,推动小麦种植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建立县域小麦产业联盟,通过市场、政策和金融等纽带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尝试建立以企业为主的县域小麦产业联盟或协会,研究县域小麦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探讨产业融合的政策、技术、资金、人才等问题;小麦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利益最大化和利益分配机制。推动小麦产业发展应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尊重企业的自主选择,兼顾多方利益。

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食品安全。我国小麦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低品质、低安全、低价格。全国来看,我国的优质小麦品种较少,面食价格较低。目前主食产业链溯源是一个半截子的产业链溯源,产销不对接,农民种了很多优质的小麦确不清楚怎么去卖,卖到哪里。

今后主食产业面临很大的挑战,当然也有更多的机遇,目前生产优质主食的企业有些少,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可以预计,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时候,人们对吃的要求会更高,过去分散的半截子主食产业链溯源,要转型升级,要成为完整的产业链溯源。当前,只有把主食企业的品牌建立起来,主食产业才能实现提质增效。

因此,构建从田间、车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全循环”的小麦经济产业链溯源。要以小麦食品加工企业为基础,把产业链溯源从农业生产向食品市场延伸;要提高农业种植、流通、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组织化、产业化;要加大对麦农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通过市场、政策和金融纽带促进小麦经济产业融合发

了解更多兆信小麦种植溯源数字化管理系统,目前,全国已经有多个家企业建立该小麦种植溯源数字化管理系统,蜂蜜溯源数字化管理系统帮助商家防伪溯源系统体系,为企业品牌护航。如果大家还想进一步的了解可以400606736兆信股份小麦种植源数字化管理系统定制服务咨询 可小麦种植溯源数字化管理系统体验账号

小麦种植溯源

分享到 37.9K
全国产品防伪溯源验证公共平台
合作案例CASE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客服图片

北京兆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110-2365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10号院9号楼3-4层

北京兆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航星园3号楼5层

电话:400-815-5999

邮编:100029

 
  • 关注兆信微信公众号
京ICP备14014856号-6 兆信科技 版权所有